11月15日,一場名為“丟書大作戰(zhàn)”的活動在北上廣三地同時上演。約1萬本圖書被“丟”在北京、上海和廣州的公共交通區(qū)域,等待經(jīng)過的人們撿起、閱讀,很快在網(wǎng)絡引起熱議。從15日、16日兩天的活動情況來看,結果有欣喜也有遺憾。在一些地方,讀者對圖書視而不見,導致沒人看的圖書被保潔人員收走。
“丟書大作戰(zhàn)”是微信公號“新世相”團隊在受到“艾瑪藏書”的啟示后發(fā)起的。“新世相”覺得這個活動讓閱讀變得有樂趣,他們也希望與其他進行類似活動的人聯(lián)合,讓閱讀走得更遠。
除了“新世相”,“丟書大作戰(zhàn)”活動的合作方包括了京港地鐵、海南航空、滴滴順風車,圖書丟在了地鐵、飛機和順風車里。
一些影視演員也參與其中。演員黃曉明在北京地鐵14號線里“丟”了他選擇的16本圖書,并在每本書里留下了紙條。徐靜蕾、張?zhí)鞇邸堨o初等演員也加入其中。此外,還有上百人一起參與,力爭將這項活動的影響擴大到更廣的區(qū)域。
同時“新世相”額外準備了1萬份“工具包”,里面包括了貼紙、留言紙、說明手冊等,讀者可以在“新世相”的微信后臺和活動專屬網(wǎng)站進行申請。
北京讀者李雪峰在得知消息后,特意請假來到地鐵14號線,希望能夠發(fā)現(xiàn)黃曉明“丟”的書。“雖然我知道希望很渺茫,但還是想試試。”他覺得這個活動讓閱讀變得時髦,同時連接了更多的力量。“雖然閱讀是件私人的事,但是我還是希望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,將閱讀的力量傳遞。”
同李雪峰類似,廣州讀者吳明杰在知道消息后也開始行動起來,不過他希望成為“丟”書人的一員:“我挺想寫寫我讀書的感受,特別愿意將自己閱讀時的那份感動傳遞。”
對于這個活動,一些業(yè)內人士在肯定其“傳遞閱讀”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。
大道行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劉明清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,“丟書大作戰(zhàn)”固然有意思,但如果能夠發(fā)動起公眾人物讀書、薦書,那么影響力可能會更大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(jié)目主持人賀超看來,這個活動更像是一個行為藝術,國情不同、國民素質不同,所取得的結果也可能大不相同。
盡管受到了一些質疑,認為這個活動有“營銷作秀”的嫌疑,但盧俊覺得,從閱讀推廣的角度看,這樣的活動還應該多多提倡,這畢竟對于全民閱讀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。之所以活動效果不理想,主要和主辦方與有關方面的溝通有關,并不是活動本身的問題。從“新世相”的網(wǎng)站上看,很多撿到書的讀者的熱情與喜悅也是實實在在的。
對于活動的效果和網(wǎng)上的各種評價,“新世相”表示:即使結果尷尬,也愿意試試看。“新世相”也提醒撿到書的讀者,讀完后把書放回交通工具上,讓更多人遇到它,讓書香傳遞得更遠。
背景資料
“艾瑪藏書”
11月2日,英國影星艾瑪·沃森在網(wǎng)絡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布小視頻,表示自己在倫敦地鐵站藏了100本由美國非裔作家馬婭·安杰盧創(chuàng)作的圖書《媽媽&我&媽媽》,希望有人能找到這些書,并分享閱讀的快樂。她的行動很快得到了倫敦讀者的響應,他們紛紛涌向地鐵,曬出與圖書的“邂逅”場景,在社交網(wǎng)絡上引發(fā)了極大反響,她的這個舉動被中國讀者稱為“艾瑪藏書”。